如何培植福德
如何培植福德?
何谓修福?
修福,是指持五戒、行十善以及修学六度四摄、四无量心等大乘法门而获得福报。
身不杀、不盗、不淫,是身修福;口不妄言,不绮语,不两舌,不恶口,是口修福;心及不贪、
不嗔、不痴,是心修福。
六度万行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自觉觉他,利已利人,更是修福。其他如礼佛念
佛、诵经拜忏、布施财物、供养三宝、在佛门执役服劳,清洁佛殿、修理僧房、拔草浇花、扫地
洗地等,无一不是修福、积福。福由修行得来,因名修福。
何谓种福?
种福就是把幸福的种子,播种在福田中。幸福的种子是什么?福田又是甚么?幸福种子就是
“
布
施
”
,福田就是佛、法、僧
“
三宝
”
。我们将布施的福德种子,种在三宝福田中,生生
世世,必定
福报随身。因为布施是众善之门,六度之首,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福报,皆从布施中来。所以佛在
大般若经中告诉我们:
“
菩萨摩诃萨,欲证无上菩提,一切行中,应先行布施。
”
布施的种类
很多,细说如下:
*
财布施:
以自己的财物与众人分享
*
法布施:
用知识技能教
导他人,
或演讲佛法,
教化众生
*
无畏施:
见义勇为,
保障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。
*
慈心布施:
仁慈博爱,给予众生的快乐
*
悲心布施
:悲愍同情,拔除众生的苦恼
*
舍心布施:
随喜赞助,
慈善公益,是喜心布施;不分贵贱,平等饶益一切众生
*
好眼布施:
用友善亲切的眼睛看人,
用敬爱的态度,注视父母师长
*
容颜布施:
态度恳切,微笑对人
*
言辞布施:
赞叹三宝,歌
颂父母,善言教化众生,鼓励他人向上,劝导他人学佛
*
身行布施:
在佛门尽点义务,或对父
母师长执役服务,或无条件帮助别人
*
心意布施:
见人困苦,心生怜悯;见人布施,心生欢喜;
见人学佛,赞叹随喜;见父母师长,恭敬尊重
*
床座布施:
敬老尊贤,舟车让坐,居家让床
*
房舍布施:
建造佛寺,供佛安僧,或以私人房舍,供给父母师长居住
*
其他
:修理佛寺、佛塔、
佛经、佛像、在佛前燃灯、烧香、献花、以花果树木供佛、清理佛殿、整理僧房、在佛门种花拔
草、清除杂物、吸尘扫地、煮斋供众、讲经、弘法等都是布施。
总之,在佛教团体或公众场所,尽一切义务都是布施。只要我们发心,随时随地,都可以用自己
的心力,体力,智力,财力,物力实行布施。我们将布施的福德种子,播种在福田中,再灌以慈
悲水,就会开幸福的花,结幸福的果,就是种福。
甚么是福田?
在梵网经中,佛说福田有八种:一佛,二圣人,三得戒和尚,四阿阇梨,五僧人,六父,七母,
八病人。但归纳而言,不出三种。佛、圣人、僧众,是功德福田,又名敬田。戒和尚、阿阇梨、
以及父母是报恩福田,又名恩田。病人、残障人士,以及贫苦群众,是贫穷福田,又名悲田。我
们用尊重恭敬的心,布施供养佛、僧、及一切圣人,是在功德福田种福。用孝顺报恩的心,布施
供养父母师长,
是在报恩福田种福。
用悲悯同情的心,
布施病人,
救济贫苦大众,
协助残障人士,
是在贫穷福田种福。无论是在敬田、恩田、或悲田种福,都应该用慈悲心,喜舍心,平等心,尊
敬心而行布施。
如何惜福?
惜福,是珍惜自己由修行与布施所得的福。
既要小心保护,
不可随便浪费已拥有的福报,还要不
断播种,继续努力,以免福尽还堕。俗语所谓:
“
有福不可享尽
”
。
事实上,保管钱财最安全的